中心介绍

中心简介

我校高度重视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,早在2006年就成立了东亚问题研究所,开展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综合性研究。历经多年建设,发展成为拥有较高实力的高端智库和学科平台。自2017年获批教育部国别(区域)研究备案中心以后,中心依托我校经管法学科优势,立足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,助力“一带一路”战略的推进,按照“需求导向、创新引领、全面开放、深度融合”的原则,确立了把中心建设成为具有全球视野、本土特色的集资政服务、学术研究、人才培养、国际交流为一体的特色鲜明的思想智库和学科平台的建设目标。争取在5--8年左右时间将中心建设成为新时期国家东北亚地区(主要涉及日本、蒙古、朝鲜、韩国、俄罗斯)战略规划和应急需求的重要咨询机构,成为教育部支持的东北亚地区研究与中国对外开放研究的核心智库,成为国内东北亚地区问题研究的一流学术平台、东北亚问题研究合作和信息交流的重要中心。

中心按照教育部《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建设指引(试行)》要求,整合全校各方资源,加强制度建设,构建强有力的支持政策体系,在人财物各方面不断加大投入,加快提升国别和区域研究水平。中心建设已经纳入学校“十三五”规划和“十四五”规划(草案)以及年度工作要点。中心设置了管理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等相关机构,分别由校长和知名专家担任主任,对涉及中心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。在经费投入、资源建设、教师队伍培养等方面,学校出台了11个相关文件、制度规定予以充分保障。中心制定了《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2019-2023年发展规划》,《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2023-2027年发展规划》明确提出中心发展的指导思想,确立了将中心打造成为具有全球视野、本土特色的集资政服务、学术研究、人才培养、国际交流于一体的特色鲜明的思想智库和学科平台的发展定位,确定了5年的建设目标,提出了学科建设、科学研究、资政服务、师资优化、人才培养、国际交流5大方面的发展任务。中心出台的《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章程(试行)》,对中心组织架构、经费管理、议事规程等进行规定。

学校高度重视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,通过整合全校师资资源,壮大中心教师队伍。中心现有专职教师35人、博士31人、高级职称18人、国内高层次人才4人。中心积极打造开放式、合作型平台,积极吸引国内外相关人才参与中心教学和科研活动,现有国内外各类兼职研究员65人。行政用房37平米、科研用房319平米。中心自建数据库7个、购买的数据库15个。中心建设有专门的网站(http://nasc.huel.edu.cn/)、出版有咨政刊物《学者之见》。

中心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,着力推进成果利用,重点围绕“一带一路”、中部崛起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、河南自贸试验区、中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与东北亚区域合作进行研究,全方位服务国家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,涌现出一批富有理论和应用价值的资政和科研成果。三年来,中心递交咨政报告11份。参与制定政策性文本8个。主持各级各类课题62项。出版专著36部。发表论文61篇。获得省部以上科研奖励7项。中心主持的调研报告《中国(河南)自由贸易试验区两周年综合评估》得到河南省副省长何金平的批示。中心向国家商务部递交的研究成果《PHEIC对中国经济影响不容小觑》,受到钟山部长的批示。

中心将国别和区域人才培养作为重要任务,利用我校经管法学科优势,积极探索构建跨界融合人才培养机制的有效途径,把国别和区域研究作为重点学科方向进行建设,在培养具有宽口径、广视野、站位高的复合型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方面,取得了明显成效。在研究生层次,已经培育世界经济、知识产权、国际经济与贸易(区域和国别方向)、法学(国别经贸法律方向)4个新兴交叉学科,努力培养满足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需要的“国别通”、“领域通”、“区域通”人才。

中心以建立国际交流优势与特色为核心,开展多模式、宽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,深化与东北亚各国的交流与合作,拓展国际交流区域范围。积极引入优质境外教育资源,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平台,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专业教学课程体系,共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才。中心实施骨干教师海外培训计划,加大访问学者的派出力度,提升教师国际化水平。先后与联合国贸发会等国际组织以及美国、东北亚国家和地区相关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,通过承接国际组织委托任务、互访、共同举办会议、学生交换等举措,实现了高频率、富有成效的国际交流工作。



地址:郑州市郑东新区金水东路180号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实验楼B座4楼 邮编:450000 邮箱:naschuel@163.comn
Copyright©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.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所有